基礎施工幾年才碰一次?
我剛出社會的前三年,完全不知道基礎是怎麼做的。
因為我入職時的案子已經做到結構體 11 樓,總共要蓋 23 樓,加上後續裝修、交屋、修繕等等,完全沒參與過基礎階段。
更糟的是,那時還碰到下包營造廠倒閉,工期整個延宕下來。
踏入營造業至今,如果有人問我第一個案子的選擇有什麼建議,我會推薦去小型、人少的案子。週期短、什麼事都能接觸到,可惜小案常常只配置一位主任,新手循序漸進的學習機會就比較少。
結果我們的工地經驗,往往是東拼西湊,最後才慢慢整理成完整的案場歷程。
▍瘋狂的前期工程
後來轉職到營造廠,有段時間我都在做前期工程。
三次筏基、一回獨立加聯合基礎、一回基樁。幾乎每年都在開挖、每年都在做基礎結構。筏基還做過深開挖、淺開挖、純RC、RC接鋼構,做到最後真的有點煩。
但這些經驗卻沒有讓我累積到完整案場的全貌,老闆也沒有要栽培工程師的打算,錢少事多離家遠,我甚至想不起來當時為什麼還留著。
如果你是雇主,真的要想一想新人的學習路徑。跟到壞主管、或工程經歷過度失衡,都不是留才的辦法。
好在,這段時間累積下來的大量基礎階段施工經驗,成了我線上課程中最紮實的內容之一。
▍沒有基礎經驗卻被派去顧基礎
印象最深的一次,是在工程師時期,被獨自派去顧一個案子的前期工程。
(如果你上過第一章的課,作業一就是我那時的案子。)
那時我做得很痛苦,沒人帶、自己摸索,甚至不知道該問什麼。
我知道現在還有很多營造廠是這個狀態,人員流動率高,新人只能硬著頭皮撐。
▍如果你不想重蹈覆轍
這也是為什麼我在 《工地實戰影音課程》第二章:基礎結構施工裡,把所有基礎階段該知道的內容完整整理起來:
• 筏式、獨立、聯合基礎的施工流程與圖說解讀
• RC 結構標準圖與鋼筋施工圖解析
• 模板、混凝土數量計算技巧與注意事項
• 混凝土澆置、整體粉光的重點與現場眉角
這些,都是我多年基礎工程的實戰心得,讓你在第一次面對基礎施工時,不再一頭霧水。
